咨询电话:15662450880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安瓿瓶偏光应力仪的核心工作原理

安瓿瓶偏光应力仪的核心工作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07-1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  安瓿瓶偏光应力仪的核心工作原理基于‌应力双折射效应‌和‌偏振光干涉‌。
 
  ‌一、应力双折射现象:‌
 
  玻璃本身是各向同性的材料,在理想状态下(无应力)不会使光的偏振状态发生改变。
 
  然而,当玻璃在成型(如拉管、制瓶)或冷却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力(内应力或外应力)时,其内部结构会发生微小的、局部的变形或密度变化。
 
  这种变形使得玻璃在这些受力的局部区域变成了类似“各向异性晶体”的性质。当光线穿过这些受力区域时,会被分解成振动方向相互垂直、传播速度不同的两束偏振光(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),这种现象称为‌应力双折射‌或‌光弹效应‌。
 
  关键点:穿过玻璃的光束(寻常光与非常光)之间会产生一个‌相位延迟差‌(通常用纳米 nm 表示),这个延迟差的大小与玻璃内部该点的主应力差(σ₁ - σ₂)成正比,也与玻璃在该波长下的应力光学常数成正比。

 

  ‌二、偏振干涉检测:‌
 
  仪器内部装有特殊光源(通常是单色光或白光,带干涉滤光片)和两片偏振片。
 
  ‌第一片偏振片 (起偏器):‌ 位于光源之后。它的作用是将普通光变成‌线偏振光‌(所有光波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振动)。
 
  ‌样品放置区:‌ 线偏振光穿过被测的安瓿瓶。如果安瓿瓶存在应力,由于应力双折射效应,这束线偏振光会被分解成两束具有相位差的、振动方向垂直的线偏振光(寻常光和非常光)。
 
  ‌第二片偏振片 (检偏器):‌ 位于样品之后,通常与起偏器的偏振轴成90度(正交)。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特定振动方向的光通过。
 
  ‌干涉与显色:‌
 
  当承载着应力信息(即具有相位差)的两束偏振光到达检偏器时,它们各自的振动分量中,只有与检偏器透光轴方向一致的部分才能通过。
 
  这两个分量(原本是振动方向垂直的)在检偏器后变成了同一振动方向的光。由于它们来自同一光源并穿过同一个点,且存在相位差,因此会发生‌相干干涉‌。
 
  这种干涉的结果表现为:
 
  ‌单色光下:‌ 在安瓿瓶的应力区域会看到明暗相间的‌干涉条纹图案‌。条纹的密度和分布直接反映了应力的大小和梯度。条纹越密集,表示应力梯度越大;条纹越稀疏,应力梯度越小。
 
  ‌白光下(带滤光片):‌ 干涉的结果是产生‌彩色图案‌(等色线)。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相位延迟差(即不同的应力大小)。特定的颜色(如紫色、蓝色)通常代表低应力区域,而黄色、橙色、红色则代表高应力区域。厂家通常会提供标准比色图卡,将观测到的颜色与对应的应力值(单位:nm)关联起来。
 
  ‌核心要点:‌ 仪器通过偏振光照射安瓿瓶,利用玻璃内部应力导致的双折射现象改变光的偏振状态,再通过正交的检偏器使携带应力信息的光束发生干涉,最终将肉眼不可见的应力转化为可见的条纹或彩色图案,从而实现对玻璃内部残余应力分布的定性和定量评估。
扫码联系

手机:15662450880

邮箱:3530016889@qq.com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道德商城1号楼北侧5层189号

版权所有©2025 济南瑞莱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1005764号-3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制药网